淮水汤汤伴忠魂 -金沙娱场城app

淮水汤汤伴忠魂 -金沙娱场城app

2023-6-30 10:39| 编辑: 堇色 | 查看: 20437| 评论: 0|原作者: 刘敏|来自: 阜阳日报


  在广袤的颍淮大地上,伫立着一座精神丰碑——王家坝抗洪纪念馆。走进阜阳市首个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王家坝抗洪纪念馆,如同打开一部淮河抗洪救灾的历史画卷。漫步其中,一座座立体雕像,一件件旧物件,一张张发黄的图片,无声诉说着这里曾经发生的故事。

  “丧事从简从省,由于子女路远,请局领导帮助。要求随死随火化,骨灰撒入王家坝淮河里……”纪念馆里一封“特殊”的遗书,吸引了我的目光,署名人是李西林。纪念馆的资料墙上以“奉献一生的水利人”为题介绍了李西林的生平:1949年参加工作,一生与水利事业结下不解之缘。2001年5月,李西林病重期间,向组织上写信请求并嘱咐家人对自己的丧事要从简,谢绝收受花圈和礼钱,火化后将骨灰撒入淮河,亲属子女不得向组织提任何要求……

  斯人已去,魂归淮河。6月29日,恰逢王家坝抗洪纪念馆揭牌两周年,让我们一起走近水利人李西林的一生。

  众志成城筑长堤

  李西林1912年生于江苏常州一个书香门第,抗战前毕业于“国立中央大学”水利系本科,1949年冬投身水利事业。

  1950年夏,淮河流域突发大水,无情的洪水使淮河沿岸人民遭受严重灾害。灾情牵动着中南海,也牵动着亿万人民的心。1951年5月,毛泽东主席发出“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伟大号召,掀起了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大规模治淮热潮。

  河运关乎民生,水道连通国脉。一大批风华正茂的有志青年,怀着根除淮河水患的宏伟抱负,奔赴治淮第一线,李西林就是其中一个。

  1951年李西林离开家乡常州,千里迢迢来到贫穷落后的阜南,进入阜南县治淮总队,主持工程科工作。

  为了整个淮河流域的安澜,经过认真勘察、研究,国家治淮委员会决定:在淮河上中游交汇处的安徽省阜南县修建一座蓄洪库——蒙洼蓄洪库。蒙洼蓄洪库工程主要包括修筑淮、蒙圈堤95公里,开辟蒙河分洪道,建设王家坝进水闸、郜台子退水闸,修筑安全庄台等一系列工程。

  1951年初冬,随着阜阳专区治淮指挥部一声令下,阜南、颍上、阜阳、临泉四县30万民工浩浩荡荡开赴阜南蒙洼工地。

  李西林先后参与、领导了蒙洼蓄洪库95公里圈堤的测量、定位、放样和施工及库内近百座村民庄台的施工管理工作。为落实蒙河分洪道、行洪道要满足2公里宽的规划要求,在对蒙堤测量定线时,他改用当时精确度最高的竹尺进行测量。他反复测量95公里堤防,力求拿出最准确的数据。李西林每天和工程技术人员一起在现场工作,他走在最前面,徒步勘测工程进度,及时发现工程进展、工程质量中存在的问题,想办法及时解决。

  为提高工效,他苦思冥想,在多次深入工地实践的基础上,快速总结出一套施工计划管理办法:根据不同定额、不同土质、不同运距,核算出最优劳力组合。以每百人组成一个基干民工队,编制成定额查对表,施工时劳力安排一目了然。这套被称为“土塘明细作业法”的工作法很快被阜阳专区治淮指挥部在全地区推广。

  为提高工程质量,李西林想尽办法,提出一系列新方法:组建硪工队,将原来沿用的片硪改为石磙硪;采用插钢钎灌水检验土方质量等措施。有一则资料这样描述:上堤的土一点不能有杂质,即使有根小草也一定要捡干净,每上一层土,干湿度一定要达标。填土每层不得超过规定厚度,一定要打碎摊平;每层土都要夯实,打夯一定要举到一定高度,一环套一环,环环相扣。线压线、硪压硪,打硪要求打三遍就用钢钎试一下水,看是否合乎质量要求。用直径约为1.5—2.0cm的钢钎向下插入土内,不能旋转,拔出后再灌水到钎洞内,如果不渗水即为合格,否则必须返工。

  1968年夏,暴雨连下了七天八夜,滚滚洪水漫过蒙堤,蒙洼95公里堤防安然无恙,无一处溃破,有效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欢腾热闹的治淮工地

  提起当年蒙洼治淮工地,郜台乡刘店村83岁的刘立回忆说:“那场面真是个大啊,阜阳地区4个县几十万民工集中会战。工地上,几乎没有不认识李西林的。瘦高瘦高的他走路快,工程验收严,说话蛮。”刘立说,那时没有机器,全靠铁锹、扁担、挑筐、石硪和独轮车这些土家伙,虽然住在潮湿的庵棚里,但大伙儿干劲大。在一起也不分干部、群众,大家都抱着一个心愿“出大力,流大汗,为治淮河作贡献”。硪工队全是清一色的棒小伙子,唱着自编的号子。十人一夯,十夯一组,百十号人齐刷刷地弯腰、提绳,跟着夯头唱。说到兴奋处,开朗健谈的老人不禁放开喉咙唱起歌谣,手舞足蹈,好像又回到当年的治淮工地:

  “人心那个齐—— 哎呦嗬

  泰山移啊—— 哎呦嗨

  咱们那个兄弟—— 哎呦嗬

  ……”

  唱完一段,老人激动地说:“历朝历代,数毛主席最伟大!中国共产党最了不起!”说着他又兴奋地唱起了歌谣《毛主席号召治淮河》:

  “淮河自古多灾难啊,

  百姓受害怨苍天哎。

  毛主席号召咱们治淮河呀,

  改变旧貌换新颜呀,

  哎呦嗨……哎呦嗨……”

  唱着唱着,老人不禁流出了眼泪,这是激动和感动的泪花……

  工地上的“拼命三郎”

  据当年与李西林一起工作的老同事张朝俭回忆:“那时的施工环境极其恶劣,又常赶上雨雪天气,常有寒流南下,但李西林不怕雨雪冰霜,整天摸爬滚打在工地上。”

  在同事的记忆中,李西林常常拖着疲倦的身子挑灯夜战,半夜收工时,衣服常被雨雪和汗水浸湿,他就和民工一起和衣睡在工地旁。

  身为工程处负责人,他不摆架子,背着测量仪器,认真测量绘图。工棚既是睡觉的地方又是办公场所。白天,他在工地把握工程标准、放样架线;晚上,就在煤油灯下填报表、日进度表等。忙碌一天后,在芦席棚中休息。通过芦席的缝隙,可以清晰看到天上闪烁的寒星。

  女儿李立蒙回忆说:“父亲是个急性子,五天的工作三天必须搞定。和他一起工作的同事,常常累得睡在地上,叫都叫不醒。上世纪70年代,阜阳举全地区之力,开挖茨淮新河。连续三年,大冬天,父亲下河底严格验收工程质量。本来他就很瘦,积劳成疾,累得大口大口吐血。那时人们都是不讲条件,不讲个人得失,心里只想着为国家作贡献。父亲一辈子受了多少苦啊……”说着说着,李立蒙竟泪流满面。

  蒙洼工程铸辉煌

  李西林在蒙洼治淮工程中,严格落实“蓄泄兼并”方针。淮河蒙洼综合治理第一期工程原计划从1951年到1957年完成,而到1953年就已经初步完成了重点工程任务。修筑蓄洪库坝堤55公里,开挖库区防洪大沟39公里,建进水闸、退水闸各1座、涵闸3座。张湾、郎湾、三河尖等淮河截弯取直10公里,退建和护坡工程13处近30公里,铲除废堤27处计11公里,开挖蒙河分洪道修筑堤坝55公里,铲除废庄台99座、建新庄台69座等。一期治理,初战告捷,全部工程总计完成土方4203万立方米,石方55787立方米,混凝土37439立方米。

  数字是枯燥的,而阜南蒙洼淮河治理工程规模之大,功效之快,质量之高,在古今淮河治理史上都是空前绝后的。

  身为阜南县治淮总队工程科总工程师,李西林常说:“淮河岸边的人民太苦了,洪水年年淹没村庄,颗粒无收。作为治淮人,我们有责任把工程建设好,做好防洪蓄洪,为人民做实事。”李西林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古有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而在蒙洼治淮工地上,李西林4年来几乎没回过家。他背后有默默支持他的妻子,一位地地道道的江南女子。为了支持李西林的治淮事业,她也随后来到阜南,一个人带着几个孩子,生活非常辛苦。

  在儿女的眼中,父亲终日忙于工作,常年在工地上忙碌,一家人聚少离多。

  一生治水铭史册

  新中国成立后,阜南水利建设大致经历三个阶段:上世纪50年代以大规模治淮为重点的防洪工程建设,60年代以河道整治为重点的除涝工程建设,70年代至今的灌溉工程建设。李西林从1951年调来阜南,到1981年退休,参与领导了阜南水利建设的这三个阶段工作。

  1958年以后,随着大规模治淮告一段落,在李西林的主持下,先后开挖疏浚大中小沟40余条,境内谷河、润河、陶子河等7条主要河流得到有效治理,并配套建设了一批桥涵工程。这些工程,他都参与规划、测量、放样和施工。

  1965年秋冬,53岁的李西林带队进行谷河竣工测量。其间,他和年轻人一样,身背被褥,自带干粮,白天顶风霜、冒雨雪,走在最前面打导线,晚上测量到哪里,就夜宿在哪里。一次夜里下大雨,简陋的庵棚里进满了水,他和工友醒来时,鞋子已经漂浮在半尺深的水面上了。

  在上世纪70年代灌溉工程建设中,李西林先抓一个点示范,阜南县第一座灌溉站大聂站,在他的带领下仅用3个月就建成出水。后来,在他主持下,相继建成黄岗、阜西等一批灌溉站工程。

  为了便于实际操作,李西林在防汛工作中创造出根据“设防、警戒、保证”三种不同水位,分别确定上堤人数的“三线民工制”,在王家坝历次抗洪抢险中,这种方法一直沿用至今。

  清廉简朴伴终生

  生活简朴,两袖清风,是李西林一贯的作风。

  他刚调入阜南治淮总队时,许多人和他相处后,都为他简朴的生活作风和认真的工作态度所折服。

  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吃食堂,身为水利局副局长的李西林,从不利用职权多吃多占。当时,他带队测量淮河王家坝至正阳关段,总是随身带着一个背包,随手捡起地里遗漏的红芋,留着带回去给孩子增加点口粮。按说当时他是阜南县唯一一名工程师,工资待遇高,大可不必这样。他却说:“好好的东西,丢了多可惜!”

  李西林不仅严格要求自己,在子女教育上也很严格。他要求子女讲道德,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他一生喜欢读书看报,听收音机,关心国家大事。80多岁不仅每天看《参考消息》《文汇报》等,还学习英语。用现在的话说,与时俱进。退休后,随着年岁渐高,身体常有病,李西林总是能不住院就不住院,小病坚持自己掏钱买药,尽量少花钱,少给组织增加负担。晚年儿女们都不在身边,生病时组织上给李西林找护工,他婉言谢绝,不浪费国家一分钱。

  2001年5月,在李西林病重需住院治疗时,他坚决不让家属向组织上借钱。

  在李西林身边生活近20年的大外孙女说:“外公在阜南工作生活50年,为了水利事业,用尽一生。退休后,还不忘为阜南的水利事业出谋划策,常一个人悄悄地去蒙洼,去王家坝,他对那里有割舍不了的情感。遗嘱中,外公要求遗体火化后将骨灰撒入淮河,要永远和他热爱的水利事业在一起。他不回故乡,不带一丝牵挂,把自己一缕忠魂葬在淮河里。这得需要多大的魄力啊。”

  小外孙女说:“外公一直很清瘦,这跟他多年保持的素食为主的习惯有关。他是一个极其自律的人。80多岁时,还坚持每天早起,小步跑半小时。他喜欢养花,最喜欢养菊花,晚年喜欢穿中山装,冬天常戴一顶黑色的帽子。他对世界保持着新的探知,尊重别人,心态乐观正直,我敬佩我的外公。”

  淮水汤汤慰忠魂

  “我已走完我一生的路,做完了我应该做的事,一生平凡。”

  平凡,是李西林对自己的评价。一生致力于水利工程的李西林老人走完了他人生89个春秋。

  2001年5月30日上午,淮河王家坝段,哀乐低泣,空气凝重,一艘防汛船缓缓驶向河中央。岸边站满了亲友和蒙洼百姓,人们怀着极其悲痛的心情,向这位为阜南水利事业奋斗了一生的老人作最后的告别。亲人们含泪将他的骨灰缓缓撒入河中……

  走出纪念馆,讲解员声情并茂的解说依然在耳畔回荡:2020年7月20日,“千里淮河第一闸”王家坝开闸蓄洪。随着闸门开启,处在王家坝闸下游的蒙洼蓄洪库敞开胸怀,容纳了相当于26个杭州西湖的洪水。“舍小家为大家”的新时代王家坝精神“霸屏”。王家坝自1953年建闸以来,13个洪水年份,16次开闸蓄洪,累计蓄洪75亿立方米。蒙洼蓄洪库也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使用频率最高、使用效果最好的国家蓄洪工程之一。蒙洼蓄洪库水利工程作为“防洪利器”,在历次阻击洪水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大河安澜,造福人民。稻菽千重,绿树花香。作为当年蒙洼蓄洪库工程的总工程师,李西林若在天有灵,定会欣慰不已。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上一篇: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