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我市在阜南县王家坝镇王家坝渡口水域开展橄榄蛏蚌增殖放流活动,10.5万只橄榄蛏蚌苗种、幼蚌和成蚌被投放到淮河阜阳段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这表明我市对该保护区的建设和管护水平进一步提升,也标志着橄榄蛏蚌人工繁育技术取得进一步突破。 橄榄蛏蚌俗称蚬子,是我国特有物种,广泛分布在淮河水域,被称为“淮河鲍鱼”。前些年,橄榄蛏蚌分布区域面积收缩、资源锐减,水产种质资源岌岌可危,加强其人工繁育保护刻不容缓。2016年,经农业农村部批准,淮河阜阳段橄榄蛏蚌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建立。2018年,市水产发展中心联合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等单位开展技术攻关,以阜南县京淮特种水产有限公司为苗种培育实验基地,系统开展淮河橄榄蛏蚌基础生物学研究、人工繁殖、苗种培育、成蚌养殖及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推广等方面工作,首次突破橄榄蛏蚌人工繁育关键技术。2019年,阜南县建立第一个橄榄蛏蚌苗种繁育基地。2020年、2021年连续两年在淮河国家水产种质保护区开展橄榄蛏蚌增殖放流活动,为其种质资源恢复提供有力支撑。 “今年是开展淮河橄榄蛏蚌增殖放流的第三年,与前两年相比,投放的数量增加。对比前两年的评估效果发现,淮河水质明显变好,橄榄蛏蚌种群数量也在逐步增加。”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水产养殖研究室主任闻海波介绍,增殖放流为淮河橄榄蛏蚌的物种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 放流活动结束后,由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监督支队和阜南县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成立巡护小组,在放流地点上下5公里范围开展经常性巡护活动,并借助阜南县王家坝闸附近的渔政监控设备对放流水域进行全天候监视,确保放流橄榄蛏蚌苗种在安全环境下生长。 |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